校園自動體外除顫儀不僅要能及時裝好,更要常態化地用好,發揮應有價值。
日前,北京市教委發布《關于做好校園自動體外除顫儀(AED)配置工作的通知》指出,為落實《關于加強本市院前醫療急救體系建設的實施方案》,推進公共場所自動體外除顫儀(AED)等急救設施設備配置,助力健康北京建設,要求每個學校至少配置一臺自動體外除顫儀,在明顯位置張貼自動體外除顫儀位置導向圖,同時要組織一定數量的相關人員進行儀器使用的培訓。通知要求,自動體外除顫儀的購置安裝需2021年底完成。
作為一種便攜式醫療設備,自動體外除顫儀用于搶救心臟驟停患者,能夠顯著提高生存率。同時因為其簡單易用,也被稱作公共急救的“神器”。北京推進各級各類校園普及自動體外除顫儀,將有效提升校園急救水平,夯實校園安全保障能力。
當然,讓自動體外除顫儀成為校園標配,尚只是硬件上的要求。提升師生的急救意識和能力,做到敢用、會用、善用,更是必不可少的軟件支撐。此前就有“救命神器”成擺設的現象發生,此類情形應在校園內避免。
這次通知中也明確要求,安裝儀器的同時,學校要組織一定數量的相關人員進行儀器使用的培訓;并提出,在此基礎上,可依托學校紅十字會組織在開展應急救護培訓時進一步加強儀器使用的培訓,確保急救人員科學有效掌握急救技能。
也就是說,硬件配備到位,更要科學有效地提升校園急救技能。這就涉及一系列的急救知識普及、技能培訓、應急演練等等,是一個長期的系統的工作,而不僅僅是完成設備安裝這么簡單。這也要求相關資源支持和監督考核,應該有更精準的安排,確保校園自動體外除顫儀不僅能夠及時裝好,更要常態化地用好,發揮應有價值。
從更大層面來看,完全可以把在校園普及自動體外除顫儀作為提升社會急救水平的一個契機和切口。一方面,在校園科學開展急救知識和技能培訓,本身就是“從娃娃抓起”,提升社會整體急救意識與能力。而率先在師生中普及,也可大大助力社會應急教育平均普及率的提升,且成本更低、效率更高。
另一方面,還可以利用學校的平臺和場景優勢,做好與社會急救教育和急救技能培訓的銜接。如借助學校的設備條件,不定期在家長群體中開展相關急救技能培訓互動活動,以點帶面推動應急救護技能的普及。
事實上,去年北京發布的《關于加強本市院前醫療急救體系建設的實施方案》也提出,通過“進校園、進社區、進機關、進企業、進農村、進軍營”等方式,普及公眾急救知識,提高急救技能,每年培訓不少于20萬人次。校園在助推應急知識和技能普及上的作用,顯然大有潛力可挖。
近年來,圍繞加強院前醫療急救體系建設的目標,北京公共場所自動體外除顫儀的普及速度正在明顯加快。如大興國際機場就安裝了40臺自動體外除顫儀;去年10月,北京市還啟動了軌道交通車站配置自動體外除顫儀工作,預計到2022年底,北京市所有軌道交通車站將實現AED設備全覆蓋,一線站務人員培訓取證率達80%以上。
此外,今年北京將新建、改擴建201個急救站點,推進公共場所自動體外除顫儀等急救設施設備配置。此番要求校園在今年底前普及自動體外除顫儀,無疑是院前醫療急救體系建設的再進一步,為安全校園建設乃至健康北京建設提供更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