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以下稱“騰訊基金會)通過中國紅十字基金會,向南京大學捐贈150套自動體外除顫器(AED)急救設備。這是騰訊聯合南京大學打造社會化急救體系的重要一環,未來各方還將持續合作,致力于將南京大學打造成全國校園應急救護數字化的典范。南京大學副校長鄒亞軍、中國紅十字基金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貝曉超、騰訊基金會執行秘書長竇瑞剛代表各方出席儀式并簽訂三方捐贈協議。
根據協議,騰訊基金會將在中國紅十字會指導下,與南京大學探索提供校園場景下的社會化急救解決方案。除AED設備捐贈,該方案包括呼救響應機制、急救知識培訓、急救志愿者管理等。通過探索半封閉場景下的數字急救體系,形成標準化規范并向外界輸出。
中國紅十字基金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貝曉超表示,開展應急救護培訓,普及應急救護知識技能是保護青少年生命健康的重要舉措。從去年起,中國紅十字會總會與教育部多次聯合印發通知,推進校園應急救護工作。南京大學是中國紅十字會應急救護數字化項目“安心校園”首個落地校園。騰訊基金會捐贈150套應急救護一體機,騰訊技術公益團隊深度介入,將在南京大學校試點數字化急救創新機制,培訓師生救護員,提高校園的應急救護能力。
南京大學副校長鄒亞軍對中國紅十字基金會和騰訊基金會的工作表示感謝。鄒亞軍說,南京大學將在各方指導下,開展應急救護培訓,普及應急救護知識技能,建設好校園應急救護體系,切實保護好青少年生命健康。
騰訊基金會執行秘書長竇瑞剛表示,騰訊高度重視參與建立數字化應急系統。在人流密集的公共場所裝置AED,建立快速呼叫和搶救系統,能有效降低心源性猝死死亡率。騰訊已在各辦公園區裝置AED,并在深圳的機場和部分學校試點布局。在南京大學捐助AED,建設校園應急體系,是騰訊打造數字化急救體系的第一步。一旦體系成熟,未來將在全國范圍內推廣。
最大限度利用AED設備,建設數字化急救體系
心臟急救最緊急的情況是心臟驟停,若不及時干預,患者將有生命危險。使用自動體外除顫器(AED),是目前最有效的搶救方法。據了解,在心臟驟停的1分鐘使用AED電除顫,患者存活率可達90%;4分鐘內救活率可達50%。國內外機場、高鐵、高校等公共場所正陸續裝置AED,以最大限度挽救生命。
由于成本所限,AED無法高密度投放,如何指示人們在緊急情況下快速找到設備,并且正確使用,成為搶救生命的關鍵。在急救體系建設方面,騰訊走在了國內企業前列。
據騰訊用戶研究與體驗設計部總經理陳妍介紹,騰訊公司各園區均有安裝AED 設備,各樓層張貼有應急碼。一旦有人暈倒,人們可掃碼呼救,中控視頻設備接通,樓層保安收到通知,附近志愿者也會收到求助短信,以確保第一時間趕往救援。施救者也將收到獎勵。從目擊到搶救,全程確保在“4分鐘黃金時間”完成。
在面向社會的急救體系打造方面,騰訊起步更早。2016年12月,騰訊與中國紅十字基金會等多家機構聯合發布首張“AED地圖”,上海與深圳市民可通過微信、手機QQ的“城市服務”,快速查找附近AED急救設備。2019年9月,騰訊與深圳寶安國際機場打造的“智慧急救”體系上線,用戶只需點擊寶安機場微信小程序的“一鍵急救”,就能找到最近的AED設備,急救人員也將在四分鐘內趕赴現場施救,為患者贏得寶貴時間。
南京大學屬于人流密集的校園公共場所,符合裝置AED的指引。2018年,南京大學鼓樓校區醫學院首次放置一臺AED設備,目前兩個校區僅有11臺AED設備,投放遠遠不足。陳妍表示,騰訊基金會捐贈的150套AED 設備,將裝置在體育場、教學樓、學生宿舍等人流密集區域。屆時南京大學的AED 覆蓋率將達到 141 臺/8 萬,符合國際通行標準。騰訊技術公益志愿者團隊聯合中國紅十字基金會還將在南京大學開展急救系統及知識培訓,確保校園內覆蓋足夠的急救志愿者。
騰訊成立專門部門 致力于社會價值創新
今年4月19日,騰訊公司宣布將“推動可持續社會價值創新”納入公司核心戰略,首期投入資金500億元,設立專門事業部,用于包括基礎科學、教育創新、鄉村振興、碳中和、社會應急等領域的探索。4月22日,騰訊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接受南方周末專訪,談論本次戰略升級背后的思考,其中就談到“社會應急支撐體系”的設想。
馬化騰表示,騰訊希望基于微信做一個社會型的應急支撐體系,在公共場所捐贈相應設備,建立社會化互助網絡,解決應急問題。這也是騰訊成立專門事業部,探索相關業務的原因之一。未來騰訊還將在相關領域持續探索,以解決更多的社會應急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