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臺AED就是劃分生與死的界線。在城市公共場所普及“救命神器”AED,不僅是救急所需,也是構建城市應急保障體系的一項重要舉措,是社會文明進步的一個顯著標志,應該為城市管理者所重視。
歐洲杯足球小組賽丹麥與芬蘭之戰出現了令全世界球迷揪心的一幕:比賽第42分鐘,丹麥球員埃里克森在沒有任何身體對抗的情況下突然倒地昏迷。幸運的是,醫護人員及時搶救,在現場心肺復蘇、AED體外除顫急救約15分鐘后,埃里克森暫時擺脫了生命危險,被送往醫院接受進一步治療。
可能很多人聽說過心肺復蘇,但卻對AED感到陌生。心肺復蘇是一種針對驟停的心臟和呼吸采取的救命技術,是為了恢復患者自主呼吸和自主循環。AED就是自動體外除顫器,是一種便攜式的醫療設備,它可以診斷特定的心律失常,并且給予電擊除顫,是可被非專業人員使用的用于搶救心臟驟停患者的醫療設備。
由此可以看出,心肺復蘇需要相當專業的技術,非專業人士很難正確操作,操作不當還可能適得其反,不僅不能救人,還可能加速人的死亡。而AED就不同了,它是一種電擊器,非專業人士都可以操作,當遇有心跳驟停人員時,只要在最佳搶救時間的“黃金4分鐘”內,利用AED對患者進行除顫和心肺復蘇,就可以有效制止猝死。
我們生活中,難免會遇到有人因各種原因心跳驟停的情況,如果沒有得到及時的施救,就很容易發生猝死。
據不完全統計,心跳驟停和呼吸停止的心源性猝死,在我國平均每年高達55萬例。其中,近90%發生在醫院以外的公共區域。在公共場所,救助心源性猝死是一個緊迫的課題。
近年來,利用AED成功救回心源性猝死患者的新聞事件頻頻見諸媒體。比如,2019年宿州學院利用AED成功救回一名心臟驟停學生;2020年,深圳路人用AED成功搶救心梗男子等等。被譽為“救命神器”的AED屢顯神威,挽生命于既倒,其作用與價值得到了更多重視。有識之士不斷建議,在公共場所配置AED。今年全國兩會召開期間,也有全國人大代表建議公共場所應該大量裝備AED,這一提議引起了很多人的積極響應。
我國是從2006年前后開始在公共場所配置AED的。在紅十字會等相關機構以及團體、企業、志愿者的助力下,我國的AED普及率和知曉程度正在逐年提升。然而,無論“數量”和“能量”上都還遠遠不夠。有業內人士稱,目前我國的AED只有2萬臺左右,平均每10萬人僅有幾臺。而在美國和日本,每10萬人擁有的AED數量已超過300臺,這個差距還是很大的。
有媒體報道稱,像北京這樣的一線城市,目前人群密集、節奏極快的地鐵站均未發現安裝AED,其他城市的公共空間就可想而知了。在這樣的公共空間,一旦發生心源性疾病患者暈倒事件,就是一場與時間賽跑的施救,如果附近配置有AED,無疑會大大地節約搶救時間,為生命保駕護航,而如果附近沒有配置AED,就極有可能延誤求助,導致悲劇發生。
一臺AED就是劃分生與死的界線。在城市公共場所普及“救命神器”AED,不僅是救急所需,也是構建城市應急保障體系的一項重要舉措,是社會文明進步的一個顯著標志,應該為城市管理者所重視。救人如救火,應該像設置消防栓一樣配置安裝AED,確保AED分布的密度。應該將此項工作納入到“為民辦實事”之中,給予一定的財政支持,逐步實現公共場所的全覆蓋。
有杭州媒體報道稱,在杭州,95%的市民不了解“救命神器”AED,這是一個很嚴峻的現實。為了讓這些昂貴的“救命神器”發揮其應有的作用,不至于成為擺設,讓人敢用、會用,培訓教育必不可少。應當學習日本的做法,在初高中的階段設置培訓項目,甚至成為駕校的必修課程,讓AED得到人們更廣泛的認知、培訓和利用。相信只要多管齊下,AED的普及利用將不再是遙遠的夢。